文/西北區(qū)總監(jiān) 金宏宇(于2015年2月)
作者按:王岐山力薦的一本書《大清相國》,里面總結(jié)陳廷敬的為官五字決:等、穩(wěn)、忍、狠、隱。其中清官多酷、好官多庸、能官多專、德官多懦的歸納雖然是反襯陳廷敬的清而不酷、好而不庸、能而不專、德而不懦,然去除講述陳廷敬的意圖,只從為官五字與評價官場人格修為的十六字倒是給人生迷宮畫了一幅路線圖。迷宮中并不是每一個人從入口進入都能順利到達那個預期的出口,單單“等”字一點,就足以讓熱血人格蛻變,掛掉的人何止萬千。
以我成熟至此來看,等待之不易堪比修行。相較而言,持守一事可戒、可放、可忍,因為目標物具體,誘因明顯,先賢智慧多有著墨,高手范例不乏其人,因此相對容易到達。此句式類似“越人語天姥,云霓明滅或可睹”。而等待則如霧中行車不知身處何處,無名焦慮,懷疑領導意圖和質(zhì)疑組織合理性,離開有所不甘,固守卻沒人給以安全指引,由此看來,等待的句式則是“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了”。
一個大學生,從學校走向職場,從要我學習到我要生存,從業(yè)余時間也可能在八小時內(nèi),到八小時內(nèi)有所約束,從對自己負責到對別人負責,這期間的轉(zhuǎn)變好似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了吧?一壓就是五百年。其前因則是鬧過、任性過。不知悟空等待時作何感想,應該是心都荒蕪了。故事的隱喻必然從規(guī)則中來,也是很悲涼的。但如果說被壓很久,被戴上緊箍咒是宿命的必然流程,那么被委以護送取經(jīng)的重任則給了等待和約束以嚴肅的分量。平靜絕望之后心起狂瀾,感謝師父救己自由,堅定目標不能半途而廢。這個過程至少昭示三點:1、不管怎樣經(jīng)歷重復困苦,只要有一天被委以重任,一切可以釋懷。2、有能力的員工有多不羈就有多勇猛,重要的是他要有強烈的有所成就的愿望。3、人生遇到能駕馭自己的人是幸運的,不被駕馭則不在道上,重復在野地里亂跑終會流于平庸。
職場經(jīng)歷幾年,便都是管理者,更都是下屬。因此多數(shù)時候兩方面的學問都要長。越是積累日久,內(nèi)心的焦慮感越強,有句話說男人四十生不如死,蓋因向上的路逼仄難行,而后面生力軍精神抖擻。魔鬼病中方可成圣,魔鬼的活力無處不在,圣心的美好怎能堅持?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中漁夫撒網(wǎng)打上來魔鬼,不憎恨置他于瓶中、沉入大海的所羅門,向所羅門臣服。但他憎恨救他出來的漁夫,因為太晚了。第 一個世紀他是優(yōu)美溫柔感激的,他相信救他的人會出現(xiàn),他要讓救他的人感受到他的能量和真誠,讓他擁有很多錢,多得一輩子花不完。他失望了。第二個世紀,他急躁了,恐懼焦慮讓他孤注一擲,他承諾以全世界的寶藏換取自由。因為一切的交鋒對話都在他自己內(nèi)心發(fā)生,沒人了解也沒人為此所感并付出行動,因此到了第三個世紀,他絕望和崩潰了,后面的故事不必提及,而前兩個世紀的心態(tài)值得深思。
一般認為人是天使和魔鬼的組合。人在等待中壞了心境,憤怒與黑暗便降臨,一旦降臨,必然反戈一擊,不再考慮那人是否對己有恩。失去耐性的年輕人,自然會誤入情緒和情感的歧途,轉(zhuǎn)著轉(zhuǎn)著,那個找不到出路的魔就會扯去面紗,原形畢露。
即使如我般無理想,細品以上故事也能看到了我一部分的內(nèi)心。如果我是花,我希望遇到任性如武則天“花須連夜發(fā),莫待曉風吹”。等待很久不能舒展的僵硬與準備不及時的倉促可能一樣表現(xiàn)不好。
六十年代人還精神,七十年代人還年輕,八十年代人三十難立。代際之間不平衡無可奈何,似乎說到等待總有種無力感。怎么辦呢?怎樣選擇呢?除了積極,別的都不可取。積極積累能量,注重解決問題,給自己排毒,加強溝通鍛煉,當下屬的要知道讓自己呈現(xiàn)出來需要過程。而在管理位置上的領導如果能關注下屬進步,及時肯定優(yōu)點,豐富下屬工作內(nèi)容,復雜下屬工作鍛煉,不拘一格,大膽任用,寬嚴有度,則收獲的不僅僅是績效,更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等待中的人各有前景,這讓我想到《戰(zhàn)爭論》一書中說戰(zhàn)勝意外事件,必須具有兩種特性:一是在這種茫茫的黑暗中仍能發(fā)出內(nèi)在的微光,以照亮真理的智力;二是敢于跟隨這種微光前進的勇氣。前者稱為眼力,后者就是果斷。戰(zhàn)勝等待之魔也是如此,需要眼力、需要果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