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豐美生物微生態(tài)技術經理 郭耀棋(于2015年3月)
受到公司人力資源經理張拓邀請,寫一篇關于春節(jié)的文章,雖然不善寫作,卻也答應下來。一方面是自己平時也喜歡看看別人寫的文章和書籍,另一方面覺得,寫作是整理思緒,將自己的經歷、感受和情感提煉并轉化為文字的機會??v然文筆粗淺,權當練習,也不怕貽笑大方。更何況在這互聯(lián)網時代,以微博、微信為代表,碎片化的信息快速傳播,卻很少有人能夠靜下心來寫一點點文字。當然,我想之所以讓我來寫這樣一篇文章,可能主要還是希望我能展現出一些家鄉(xiāng)少數民族的春節(jié)習俗,遺憾的是我對身邊習以為常的事物常缺乏敏銳的觀察力,更不太熱衷于風俗禮法的約束,因此這里談的可能更多與春節(jié)的吃和玩有關。
我的家鄉(xiāng)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坐落在湖南省西南部,毗鄰貴州,地處云貴高原東部斜坡邊緣,雪峰山脈南端,沅水上游渠江流域。明朝時是湘、黔、桂三省邊界商業(yè)重鎮(zhèn),現在有楊梅之鄉(xiāng)的美譽。這里風景宜人,渠江繞城而過,給城市增添了幾分靈動秀美。
兒時總是盼望春節(jié),因為春節(jié)伴隨著假期,可以看電視,跟小伙伴們玩耍,還有各種各樣好吃的、好玩的。進入臘月后家里就會開始置辦年貨,烘臘肉、臘腸、干魚等過冬的食物。鄉(xiāng)村里還有打糍粑的習俗,我雖然沒有親自打過糍粑,但寒假里這是必不可少的食物,可以烤著吃、煎著吃,也可以煮著吃。臘月二十八、二十九,我們堂兄妹們會在大人的帶領下上街買煙花炮竹、對聯(lián)等,而長輩們會把家里打掃干凈,房門前貼上對聯(lián)。城市里熱鬧非凡,街道旁擺滿了賣年貨的攤位,有各種玩具、煙花、對聯(lián),還有活的雞、鴨。臘月二十九的晚上,長輩們會將食物準備好,大年三十的凌晨開始準備早飯。在我上大學以前,家里大年三十和初一最重要的都是早飯,天還沒有亮一家人就爬起來放鞭炮、祭祖,然后過年。記憶中每年的年三十和大年初一飯菜種類都差不多,有雞、鴨、魚、紅燒肉、丸子等,這兩天的飯菜大概是一年中最豐盛的了。大年三十的晚上一般是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午夜十二點開始放鞭炮。山城除夕的夜晚,鞭炮聲有種響徹天際的感覺,天空也被各種煙花映襯得五顏六色。大年初一早早地起來給長輩們拜年,領壓歲錢,早餐滿桌的食物也是新做的。
我的家鄉(xiāng)沒有春節(jié)吃餃子的習俗,直到去北京讀書,才真正吃到了餃子,但是卻讓我對“好吃不過餃子”這句話費解了多年。正月里親朋好友們互相串門拜年,每家每戶都會給來拜年的親戚朋友沏一杯豆子茶。豆子茶名字叫茶,卻跟茶葉沒什么關系,是用大豆加工成的,用開水一泡,喝起來是甜的。正月里最熱鬧的可能就是元宵節(jié)了,因為滿街滿巷都是耍龍燈和舞獅的,龍燈過來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放鞭炮,誰家的鞭炮放得多、放得響,龍燈就會到誰家里的堂屋轉一圈,并給主人送上新春祝福。
現在談起過年,大家更多的是對兒時年味的美好回憶,以及對春晚節(jié)目的批評和調侃。隨著年齡的增長,社會在慢慢地變化,人們的物質財富不斷增長,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然而兒時單純的快樂也似乎在遠去。上大學后,又過了幾次不同的春節(jié)。有在異國他鄉(xiāng),一群留學生們共同度過的春節(jié);有心血來潮,飛到云南,在人潮涌動的麗江獨自度過的春節(jié);也有同家人以包餃子、看廟會的形式度過的春節(jié)。隨著歲月的變遷,一些傳統(tǒng)的習俗似乎也發(fā)生著變化,最明顯的就是煙花爆竹的燃放少了很多。當然還有很多不變的,我想那就是濃濃的親情和家人的團聚吧!